10月24日,有媒体披露称:河南经贸职业学院规定全校学生周一到周五无论有课没课,不到规定的时间都不能回宿舍。
据该院学生介绍,除不到规定时间不许回宿舍外,学院还对学生的作息时间进行了严格规定,每天需要在固定地点进行六次“wifi打卡”,且打卡时网络常常堵塞。这一切,都为学生的学习生活,平添了诸多不便。
从“卖饮品不许加盖”,到“取快递不能带走盒子”;从“白天没课也不能回宿舍”,到“宿舍不许挂窗帘”……近年来,高校的某些“奇葩”规定屡屡冲上热搜。
我们不难发现,这些“奇葩”规定的背后,本质问题大抵相同,多在于重管理、轻育人,重视原则性、轻视灵活性,折射的是“一刀切”的管理理念。
事实上,不少学生和网友都认为,该院出台相关规定,初衷都是好的。
该院一名工作人员对媒体进行回应时也称,这一规定实施超过15年,“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好好学习”,“如果没有规定,很多学生连课都不上了,别说自习了,就整天窝在宿舍里打游戏、睡懒觉”。这样的担忧,并非没有道理。
然而,一方面,从管理方法上说,解决问题的办法多种多样,并不仅仅依赖机械管理一途。让学生好好学习,可以从提升宿舍文化氛围上下功夫;避免逃课打游戏,可以从提升学院教学质量上下功夫。“组合拳”打得好,效果应该会胜过“一刀切”。
另一方面,从管理态度上说,大多数学生在步入高校时业已成年,思维与行为能力早已成熟,“填鸭式教学”的弊端便越发明显,即使严格落实这一作息规定,想必也有不少学生人到了教室打卡,心却还落在宿舍的床上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与其“堵”,不如“疏”;与其严禁学生不做什么,不如引导学生去做什么,在培养学生自主性上做好文章。将学生当作拥有自主人格的成年人,总比盲目地怀疑其自律能力,进而用密不透风的规训进行约束,要好得多。
高校如何进行有效管理,如何实现管理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,是摆在高校管理者和全社会面前的重大议题。校规既要严肃,也别过于原始、死板,这反而可能会扼杀学生原本的蓬勃朝气。
图片:梨视频、微博、视觉中国朗诵:王茜责编:王子墨编辑:贾月洋 孙小婷